建築物用電佔香港總用電量達90%,並為本地製造超過60%碳排放。其中,冷氣機是最大的元凶,佔商業能源使用量24%。可是,目前建築物能源效益仍未至最佳,而相關政府措施成效不大,所訂立的建築和審核標準亦有不足。
建築物排放量有超過75%來自商業建築,其餘來自住宅建築,其中以私人住宅和公共房屋為主。
建築物節能減排對香港能否達至淨零排放至關重要。目前,香港政府主要依靠從供應管理或燃料組合來減少建築物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實際上物業的使用者也需要作出改變。
以零碳為目標,應逐漸收緊建築相關的審核和能源效益標準,確保樓宇管理重視建築實用性和效能。
現時可重新校驗建築物,改善或改造大廈供電系統,促進現有樓宇節約能源。
透過改變日常習慣,可選購具 1 級能源標籤,或智能環保科技的電器,以減低家居對電力的需求。
正如在沙灘上行走會留下足印,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亦會釋放溫室氣體,產生所謂的「碳足跡」。碳足跡代表著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所有我們擁有的、享用的,例如食物、衣服、交通,都與香港的碳足跡有密切關係。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如果全球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如香港人一樣,我們需要4.2個地球才能滿足對自然資源的需求。為了訂立有效減碳、切實可行的政策,我們需要了解香港的碳足跡是多少,以及碳排放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