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現況

建築物用電佔香港總用電量達90%,並為本地製造超過60%碳排放。其中,冷氣機是最大的元凶,佔商業能源使用量24%。可是,目前建築物能源效益仍未至最佳,而相關政府措施成效不大,所訂立的建築和審核標準亦有不足。

title
title

2/3本地碳排放量

建築物排放量有超過75%來自商業建築,其餘來自住宅建築,其中以私人住宅和公共房屋為主。

建築物節能減排對香港能否達至淨零排放至關重要。目前,香港政府主要依靠從供應管理或燃料組合來減少建築物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實際上物業的使用者也需要作出改變。

我們的目標

不論新舊建築都需要改善或更新以發揮最大的能源效益。為引起公眾對目前樓宇能源效益的關注,政府需要收緊現行政策、採用更嚴格的標準,並推廣隔熱層等創新科技,使大眾從建築設計開始已考慮建築物的可持續性。政府亦須設立地區項目和能源憲章以推動市民付諸行動,從源頭減低對電力的需求。另外,我們應撇開小修小補的心態,要下定決心,徹底改造,反思現有政策和和科技,推動可持續的綠色建築,以改善其能源效益。

樓宇裝修改造

在建築物中安裝新設備可以增加能源效益。

重新校驗

升級現有系統,以提高能源效率並減少能源消耗。

我們需要的改變

要凝聚社會各界力量作出改變,請繼續向下探索我們可以如何貢獻。
building_government

政府

以零碳為目標,應逐漸收緊建築相關的審核和能源效益標準,確保樓宇管理重視建築實用性和效能。

building_commercial

商界

現時可重新校驗建築物,改善或改造大廈供電系統,促進現有樓宇節約能源。

building_individual

個人及社會

透過改變日常習慣,可選購具 1 級能源標籤,或智能環保科技的電器,以減低家居對電力的需求。

HK2050isNOW的氣候先鋒

為了提倡與促進研究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我們在此介紹一系列本地組織令香港變得更環保潔淨的貢獻。

查看所有氣候先鋒

您的碳足跡

正如在沙灘上行走會留下足印,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亦會釋放溫室氣體,產生所謂的「碳足跡」。碳足跡代表著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所有我們擁有的、享用的,例如食物、衣服、交通,都與香港的碳足跡有密切關係。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如果全球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如香港人一樣,我們需要4.2個地球才能滿足對自然資源的需求。為了訂立有效減碳、切實可行的政策,我們需要了解香港的碳足跡是多少,以及碳排放從何而來。

了解更多